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19号提案的答复
2019-07-16 12:35:00
荆爱珍委员:
您提出的“关于中山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建议”提案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一、中山古城遗址保护、开发状况。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后,平山县委、县政府组织发改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文旅局、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处、三汲乡、两河乡等单位,多次深入古城遗址,现场调研,从土地、规划、交通等方面综合考虑,于2018年10月,确定了博物馆选址方案,初步选址为王厝墓大院西侧,已调整土地性质295亩,并将方案上报市委。11月份,委托石家庄绿野设计院编制博物馆概念性设计。2019年3月5日,组织专家就遗址博物馆概念性设计进行了研讨,初步研究了两套方案。方案一,采用当前国内外遗址博物馆主流建筑风格,部分建筑掩埋地下,随着起伏的地势与北部西灵山绵延的山势融为一体。建筑内部功能区划丰富,室内展览空间设计科学。方案二,设计现代感强,采用与现有王陵陈列馆、王厝墓相呼应的建筑布局方式,在辅以重新构筑的环境,使其形成统一的中山国文化展览空间。下步将加快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编制、考古勘探、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,力争年内开工建设。
二、加快推进考古勘察工作。经多次与省文研所对接沟通,拟定了考古框架协议,准备近期签署。邀请省文研所考古工作队,优先对遗址博物馆区域进行考古勘察,预计3月份入场。同时,待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《中山古城遗址考古计划》后,对整个中山古城遗址区进行有序考古、勘探、发掘。
三、向市委建议牵头组织中山国文化研究相关专家、学者,对中山国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。
四、向市委建议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中山国文化作品征集活动,发现和挖掘具备文学基础并爱好中山国文化的人才,组建中山国文学编纂、创作团队。
五、目前,已有剧组开始拍摄中山国电视连续剧《中山国传奇》;河北省杂技艺术团编制演出了大型杂技剧《梦回中山》,得到了观众很高的反响和评价;平山县2018年推出了中山国纪念邮票集;“子爵青铜坊”仿制的“双翼神兽”“四龙四风铜方案”“山形器”等青铜器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。
六、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的成功立项,为古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,平山县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围绕“一园”“一馆”“一城”的发展思路,全力推进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建设,目前中山国王陵核心区已初具规模,成为中山古城遗址向外界展示的首个窗口;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举办的“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”活动和《中山国》纪录片的播放,把中山国文化宣传推向了高潮;《中山国研究》、《中山春秋》、石家庄日报中山国专栏、中山国微信公众号是中山国文化常年的重要宣传推介窗口;政府主导统一设计规划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将中山国片区村落打造成中山国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,使沉睡在石家庄大地上两千多年的古城遗址“活”起来,成为展现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品牌和靓丽名片。
七、遗址公园北部主园路规划设计方案已经通过国家文物审核,今年力争完成工程建设,完工后将连接灵寿、正定,为遗址公园打通东部主通道。
八、向市委申请尽快落实中山文化保护开发中心组织机构,以便在市级层面全面统筹推进中山国文化保护开发工作。